前一陣子在準備考英文證照 ,
去了ptt的西洋音樂板 (覺得應該要從興趣學習才能持久XD)
正好聽到了Alice in Wonderland 的片尾曲 ,
那時候 youtube 才剛放沒兩天吧
這是吸引我的最大原因 ,
不過我沒有搶在 3/5 就去看 , 而是到了今天才跟我姐我妹妹以及我學弟一起去看 ,
之前看 ptt movie板上一堆負雷 沒有點 ,
但今天去看覺得還滿好看的 , 這部片的重點應該不在於花花草草夠不夠3D逼真 ,
而是要去好好感受這部改編之作的巧思 ,
在看這部電影的前一天去面試了研發替代役 ,
面試的單位是 pixnet , 而創辦人都跟我一樣的年紀 , 其中有一個還是我高中同學 ,
我會覺得我自己對自己的設限很多 ,
人可以選擇相信自己相信命運而開拓自己的事業
人也可以選擇相信自己相信命運而相信學歷賦予的意義
而相對於這部電影的愛麗絲也是
他不懂是誰決定衣服要怎樣穿才叫有禮貌
為什麼突然就決定了他的婚姻 應該和誰在一起而沒有可能選擇的餘地
(畢竟全場的人都知道還當眾求婚 , 拒絕可能更有種更有膽才會做 )
在認知中的夢境也是 ,
可以變大縮小 , 有會說話的動物 , 會隱形的貓 , 奇怪舉止的帽客 ,
但愛麗絲並不是馬上就能接受這是個現實而非幻想 ,
他用習以為常的逃避 , 逃避了現實以及不是現實的那個部分,
在經過了一些事情的觸發 , 而改變和接納 , 他能夠稍微相信這一切 ,
直到其他角色的肯定 , 以及他也能無所畏懼地進行著諭示 ,
愛麗絲就是那屠龍的勇士 ,
這部電影的改編很有趣 , 他讓我覺得很像我們在童書中所看到的愛麗絲夢遊仙境
像是匆匆忙忙的兔子 , 咧嘴貓等等 ,
同時又讓角色錯置的認不出原來的樣貌 ,
導演將這裝置成典型的 bilateral movie
但卻又很難分辨的是哪一方是真正的正義 , 哪一方是絕對的邪惡
可憐的紅皇后 , 到最後連愛心騎士也不願跟他死在一起 ,
我想我要是小個二十歲 , 也會覺得這個畫面相當有趣
用大人的思維來看這部電影 , 會覺得銜接的步調快於邏輯
但再用大人的思維來感受這部電影 , 會被這些角色的政治惡爭 ,
以及獨立的個性與原作的區別感動到 ,
自己也許在某個時候也變成了書裡所寫的大人
但很多時候都要用更寬容的心去看待每一個小小的泡泡
就像我們從沒想像過的現在的生活那樣,
也許就在那樣的天馬行空的夢想當中 ,
絕對不要被現實的壓力壓倒了 而放棄那些瑰麗的夢幻
不要束縛著自己的天馬行空 , 不管甚麼